碳黑用于橡胶时,表面发蓝其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,一般被称为**“蓝光现象” (Blue Haze / Blue Bloom)**。这是橡胶行业里常见的外观问题或品质特征,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类:
1. 碳黑分散和光学效应
原因:高比表面积、结构较高的炭黑分散均匀时,会形成极细的粒子体系,散射短波光(蓝光)比长波光更强,看上去就有蓝色反光。
特点:这种蓝光是正常的,反而说明碳黑分散比较好,常见于胎面胶、密封条、耐磨胶料中。
解决方法:一般不需要解决,如果客户要求外观纯黑,可选择粒径略大的炭黑或调整配方让胶料光泽降低。
2. 迁移或喷霜现象
原因:配方中增塑剂、蜡、助剂、硫化促进剂等迁移到表面后,与光线作用产生蓝色或彩虹色反光。
特点:表面会有轻微油腻感或粉霜,用布擦掉会暂时消失,但会再次出现。
解决方法:
调整配方,减少易迁移的增塑剂或蜡类
选用低迁移助剂
适当提高交联密度
3. 氧化或老化引起的表面变化
原因:长期暴露空气、光照、臭氧等,胶料表面发生轻微氧化,使表面光学特性改变,看起来发蓝或偏灰。
解决方法:提高防老剂用量、改善存储环境,避免长时间光照。
4. 加工过程因素
原因:混炼不均匀、温度过高、压片或硫化后表面光滑度不均,也可能出现蓝光或彩光。
解决方法:优化混炼工艺、控制硫化温度。
总结:
蓝光 ≠ 质量问题,如果只是光学反射效果(分散好),反而是优点。
如果伴随表面油腻、粉霜、气味,可能是迁移或喷霜,需调整配方。
如果伴随表面变硬、裂纹,则是老化问题,需加强防护。